楊華德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事跡
時間:
楊杰0由 分享
絲綢包裹的種子,來自中國,飽滿飄香的稻谷,長在非洲。從一個項目,到一個產業,黃皮膚漢子的執著,讓黑皮膚的兄弟,理解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意。稻浪千重,路遠情長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楊華德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事跡,希望你喜歡。
楊華德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事跡
在布隆迪的田間地頭,有一位專家就像農民一樣勞作,他就是來自中國的水稻專家楊華德。60歲的他在非洲推廣中國雜交水稻,通過潛心帶領專家組推廣雜交水稻種植技術,八年時間成功將該國水稻產量,由平均每公頃3噸提升至10噸。讓中國的雜交水稻成為,擺脫貧困與糧食困境的“金鑰匙”。
選擇援非,確實是一塊難啃的“硬骨頭”,但援非是楊華德自己爭取的。在2015年的時候,楊華德已經51歲了,同齡人都開始展望退休生活,他卻主動報名參加了中國農業援非高級專家組。為什么要去援非,也源自于楊華德幼時的經歷。上世紀70年代,為了提高當地水稻產量,有農技人員來到楊華德所在村莊開展水稻種植技術指導。當年,楊華德老家的村莊就實現了水稻產量翻番,所以援非的機會擺在面前時,自己沒有絲毫猶豫。
在抵達非洲大陸饑荒程度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的布隆迪,楊華德就被道路兩旁破舊的民房和赤著腳乞討的孩子所震撼。下鄉之后,他發現大部分人家每天只吃一頓飯或者兩頓飯,且只能吃木薯或者玉米,還吃不飽。所以楊華德暗下心來:“雜交水稻能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,也一定能夠在布隆迪取得成功?!?/p>
2024年,60歲的楊華德開始了第三期援非工作,11年的辛勤耕耘,通過“一帶一路”將中國的友誼和智慧播撒在這片非洲大地上。他不只帶來了優質稻種,更是傳遞中非友好情誼的使者。